2024中澳新佛教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中澳新佛教论坛分论坛在悉尼大学举办

时间:2024-08-05来源:寒山学院




2024年8月4日上午,“中澳新佛教论坛”在悉尼大学举办三场分论坛


2024年8月4日上午,“中澳新佛教论坛”在悉尼大学举办三场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多种信仰、多元文化、多彩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佛教与生态环保”“禅与当代社会”。



第一分论坛现场



第二分论坛现场



第三分论坛现场


演觉会长出席分论坛



期间,发言嘉宾从不同角度阐发论坛主题的深刻内涵,观照当代佛教发展实际,为与会大众献上了三场慧光闪耀的思想盛宴。现将分论坛主要嘉宾发言内容摘要如下,与读者分享。



道慈法师:把佛教活动场所建设成为生态保护示范基地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佛教寺院既是实践佛教生态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佛教生态建设的重要窗口。特别是许多佛教寺院,环境优美,庄严清净,成为我国佛教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生动例证。要把生态保护列入重要的创建标准,倡导植树栽花、文明进香、低碳生活、科学放生,把佛教活动场所建设成为生态保护示范基地,推动佛教界的生态文明建设。


澳大利亚法界佛教总会恒实法师现场分享禅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


永信法师:佛教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佛教作为一种跨国界、跨文化的宗教,具有天然的桥梁作用。在中澳新佛教论坛上,我们可以借助佛教这一共同语言,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打破隔阂,增进友谊。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和矛盾,佛教的和谐共生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以佛教的智慧为指引,学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佛教不仅要关注个人的修行和解脱,还应该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需求。我们应该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正义与和平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多彩世界贡献力量。




论坛现场嘉宾互动



明生法师:重建禅的人文精神,强调现实人文关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今日,我们以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澳大利亚为平台,以中澳新佛教论坛为契机,梳理六祖人间佛教思想,使菩提古树再焕新枝,侧重禅的人文精神之重建,强调现实人文之关怀,将菩萨悲情倾洒人间,立足人间佛教,立足人文佛教。让禅,真正契理契机,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Charita Dissanyake博士:佛教是和平的宗教

墨尔本大学教授


世界上其他宗教对于佛教徒普遍抱有很大的善意。这源自于人们认为佛教徒通常是和平的、不具威胁性的。佛教能够参与宗教对话的一个重要前提,即是找到彼此在思想观念及关注现实问题上的共同点,如慈悲和善良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与其他宗教共同探讨有关人类精神、生存及日常生活等问题存在广阔的交流空间。



心澄法师:真禅者,当以菩萨道精神在世间弘法布教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禅心即佛心,以佛理观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既然众生同体,利人便是利己,害人则是害己。若明此理、修是行,何有冲突可言?所以,真禅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真禅者,当以自觉真理和普度众生的菩萨道精神在世间弘法布教,使众生真正离苦得乐,从而体现佛教普济利世的价值。


Mark Allon:应着力保护、研究早期佛教文献遗存

悉尼大学教授


Mark Allon教授在发言中,通过大量图片、视频资料,介绍了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博物馆珍藏犍陀罗佛教文献原稿的情况,以及其团队对于这批珍贵佛教文献进行保护、整理及研究的主要成果。


正慈法师:佛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佛教是人类文明之花,它跨越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佛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教育,两千多年前佛陀慈悲圆融、无我利他的教导,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智慧的芬芳,为人类走出迷茫、获得幸福指引着方向。


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由无数因缘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同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也都处在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共生关系中。尽管我们的信仰、文化、肤色各不相同,但我们都是世界的公民,对真善美有着共同的追求,对于和平、幸福和安宁有着共同的渴望。


李四龙:佛教是适应中国社会的典范

北京大学教授


佛教从古印度传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从儒道互补转向儒释道三教合流。古代的中国文化是开放包容的,从不拒绝外来的优秀文化,又能成功地改变外来文化,让它们都能在中国社会扎根传播。我们最近在讲的“宗教中国化”,就是让各个宗教能不断适应中国社会最新的发展和变化。佛教是适应中国社会的典范,中国佛教孕育出来的禅宗,早已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元素。禅,既是中国人民也是亚洲人民给世界的文化馈赠。


胡雪峰喇嘛:在多元共生中寻求和谐,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发展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佛教有着独特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佛教的慈悲理念中汲取力量,学会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不同、理解差异;我们可以从佛教的圆融智慧中获得启示,学会在多元共生中寻求和谐、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发展。同时,佛教也强调因果报应、众生平等,这些思想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纪华传:禅门公案,成为中国佛教中的辉煌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从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都重视经典,以《楞伽经》《文殊说般若经》《金刚经》等印心,可以归为“如来禅”阶段,要依据经典指导弟子修学,以及勘验弟子是否开悟,这是“藉教悟宗”的传统。从六祖慧能、马祖道一以后至五家七宗的成立,提倡“机锋棒喝”,禅门公案大量涌现,中国禅宗达到鼎盛,进入了“祖师禅”阶段,这个时期的禅法最大特点就是“机锋棒喝”,强调师徒间通过机锋问答相互启发,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禅门公案,成为中国佛教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慧庆法师:生态环保建设,从心开始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推动生态环保建设,从心开始。《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依正不二”“众善奉行”“因果不虚”等佛教教理,来净化我们的心灵,熄灭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心净化了,则社会净化了;社会净化了,则我们国家净化了;每个国家净化了,这世界也就净化了。


刘成有:汲取佛教缘起智慧,实现人类永续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佛教的缘起智慧,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密切关联。20世纪中叶以来,太虚大师等一大批高僧大德,基于佛陀的缘起智慧,提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间佛教理念,强调人类自身的理性觉悟与责任担当,强调人类在佛陀智慧的引导下创造人间净土,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当今时代,人类迫切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汲取人类文明的已有成果,特别是佛教的缘起智慧,努力创造条件,以清洁能源、低碳生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历史的眼光、系统的思维、全球的视野,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光泉法师:用佛教慈悲的理念推动世界和平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佛教倡导的缘起共生、慈悲平等、中道圆融,追求圆融无碍的境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许多主张相通相融。


特别是,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准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需要用慈悲平等的理念,去促进对话、交流、融合,推动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秋爽法师:对于自然万物应抱持平等恭敬的态度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尊重包容,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于自然万物,我们不仅不能害彼性命,而且还应与一切生物发展一种友善共存的温馨关系。对无知觉的植物,如树木花卉,也应抱持同样平等恭敬的态度;对动物更应给予慈悲的爱护,让一切生物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互不干涉。因为一切的生命和自然息息相关,彼此依存,生命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一个生命都是累劫以来由于各种因缘和合而形成,我们应善加珍惜。


纯闻法师:用禅宗的智慧寻求内心的平静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中华禅不仅是中国的宝贵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禅宗的智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积极贡献。禅宗以其包容、和谐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安宁。


清远法师:众生皆有佛性,各有其价值与使命

中国佛学院副院长


佛教倡导慈悲与和谐,佛陀教导我们,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使命。多种信仰的存在,正体现了人类对真理的多元探索与追求。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本性法师:以禅法的智慧对治人类心灵健康的问题

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


当代社会,人类身心灵存在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归结其原因,是基于人类的贪嗔痴执念强烈。对此,汉传禅法提出,要以戒定慧进行对治,也就是,以戒对治贪、以定对治嗔、以慧对治痴。贪嗔痴得到对治,或逐渐减少,那么身心灵的健康就将得到疗治、改善,甚至痊愈。


觉玮法师:人间佛教以慈悲应对人类危机

澳洲南天大学人间佛教中心主任


慈悲,可以恢复安顿人的内心,乃至外在境缘。故而人类应该以广大无私的慈悲之心引导自己的行为,而非一味谋求自私自利。正如,佛教的布施,源自于清净纯粹的利人之心。这种利他而不求回报的慈悲心,是人类本自具足的品性。“无私利他”的慈悲法门,也构成了当下人间佛教应对人类危机的重要理念依据。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