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撷英 | 诸山长老、专家学者代表作第六届江苏佛教论坛暨第二届淮海佛教论坛主旨发言
2023年10月19日至21日,第六届江苏佛教论坛暨第二届淮海佛教论坛在连云港举办。
本届论坛以“推进佛教中国化·守正创新”为主题,面向省内外佛教界和学术界广泛征集论文,特别是邀请省内中青年僧才、佛教院校师生积极参与,收录论文117篇。论坛彰显时代特点,直面现实问题,深入探索佛教中国化江苏实践的新途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0月20日上午,第六届江苏佛教论坛首先由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心澄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教授,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秋爽法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香港宝莲禅寺住持净因法师,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府建明作论坛主旨发言,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
主旨论坛由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董群教授主持。
浅谈如何加强全面从严治教
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心澄法师
心澄法师以《浅谈如何加强全面从严治教》为题,点明加强全面从严治教的关键在于以法律法规和戒律清规为准绳,强化教风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一是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二是戒律清规要传承好;三是教风监督要常态化。
他认为,全面从严治教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佛教界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本宗教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宗教中国化实践,不断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
守正创新与佛教中国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黄夏年
黄夏年教授对“守正创新”这一立场观点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阐述。
他从“‘守正创新’是现代佛教传承的正确认识”“江淮佛教与佛教中国化”及“守正创新的佛教中国化与当代江准佛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并表示今天的江苏佛教正在不断地增强佛教中国化意识,正确对待新时期转型的佛教创新。黄教授认为佛教界要坚持“守正”的传统,同时,与时俱进开风气的“创新”理念也不能抛弃,要抓住机遇,发扬前辈祖师的爱国爱教传统,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致力于培养佛教人才,用开放精神与海内外佛教界沟通,推动江苏佛教走向世界。
全面从严治教与寺院管理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 秋爽法师
秋爽法师从“五个结合”,阐述了对全面从严治教与寺院管理的思考:一是把思想政治引领与佛教理论时代化阐释相结合;二是把依法治教与依戒律清规管理寺院相结合;三是把持续开展教风督查与僧众自我省察相结合;四是把对信众的引导和僧众自我教育相结合;五是把寺院的安全稳定与应急机制有机结合。
秋爽法师认为,全面从严治教是佛教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教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教的重要抓手,寺院管理则是教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寺院管理首先是僧团管理,进而是信众管理,我们要把寺院管理落实到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树立佛教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谱写佛教中国化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篇章。
时代适应性:佛教中国化的实践特征
——以发起 “佛教第七次结集”为案例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
香港宝莲禅寺住持 净因法师
净因法师表示,佛教本有着时代适应性精神,这可从佛经的“经”字得到佐证。经,梵语“修多罗”,汉译为“契经”,佛教这种契理契机的“时代适应性”精神始终贯穿佛教发展史的全过程。以佛教集结为例,为了确保佛陀的教法“不走样”,保持其权威性,历代大德们一直致力于佛教文献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其方法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发展而与时俱进。
他认为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今天,江苏佛教界可以首先发起 “佛教第七次结集”,以此号召佛教组织、学者参与文献收集整理工作,最终整合成完整的“佛教文献大数据库”,扩大中国佛教在世界的影响力。
明清宜兴临济宗龙池系的
发展与影响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 府建明
府建明教授以宜兴临济宗龙池系的发展作为切入点,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与探究。
他认为:明清之际,中国佛教的中心在江南,而江南佛教的中心在宜兴。以宜兴为中心的诸名山诸古刹,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挖掘、整理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是梳理江南文化脉络的重要环节,应当值得重视。而名山古刹遗迹的保护,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正确处理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来源 | 江苏省佛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