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建设

寒山学院现有授课教师51位,其中专职教师33人,兼职教师18人。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占85%以上。
学院定期召开教务会议,及时沟通解决教学教务等问题,教学水平和学僧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 昌通法师
    授课法师

    2016.4.8出家甘肃大像山永明寺 2019.11温州洞头受戒 2018~2022.5浙东天台宗佛教研究中心读本科 现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研究生、授课法师

  • 照轩法师
    天台班法师

    2011年1月----2011年8月辽宁省抚顺市青云寺礼妙德法师出 家 2011年8月----2019年8月太姥山平兴寺常住学习南山三大部 2014年4月于河北省柏林禅寺求受三坛大戒 2019年8月----2021年12月 宁波阿育王古寺 2021年12月——至今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

  • 妙正法师
    天台班法师

    2008年~于河南桐柏县清泉寺礼印生老和尚剃度出家 2010年~于黑龙江省伊春天龙禅寺授三坛大戒 2010.9~2012.7 就读、毕业于江西佛学院 2013年~2021 常住宁波阿育王古寺学习 2021年~至今 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在读研究生 2022年~至今 寒山学院天台班讲师

  • 海法法师
    天台班法师

    1992——1998归依三宝,在家居士 1998年于勉县观音寺出家 2000年于福建漳州南山寺受大戒 2001——2003于各地参学 2004——2008于平兴寺学习 2009——2010调治身体 2010——2013参学于云居山、阿育王等各地宝刹 2014——2021年于阿育王古寺学习佛法 2022--至今 于寒山学院任教

  • 广拙法师
    天台班法师

    2001~2006年工作于福建三明 2007~2009年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专科班 2009~2011年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研究班 2011~2013年就读、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研究班 2013~2017年任江苏苏州灵岩山寺知客 2018~2019年任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讲师 2019~2021年8月于苏州甄山寺静修 2021年9月至今于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

  • 妙法法师
    太仓班法师

    2015年5月25日出家河北石家庄临济寺 2016年8月20日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受戒 2022年6月毕业中国佛学院本科 现为寒山学院太仓班授课法师

课程设置

寒山学院始终坚持中国化办学方向,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全面加强全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有公共课程安排比较合理,公共课程课时占佛学院总课时的40%以上

专科班课程

Specialist course
  • 沙弥律仪
  • 中国佛教简史
  • 佛教三字经
  • 丛林规约
  • 童蒙止观
  • 二课合解
  • 百法明门论
  • 八识规矩颂
  • 文钞菁华录
  • 弥陀要解
  • 金刚经
  • 药师经
  • 遗教三经
  • 十善业道经
  • 古代汉语
  • 阅读与写作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寒山子研究
  • 梵呗

本科班课程

Undergraduate course
  • 天台四教仪
  • 教观纲宗
  • 天台小止观
  • 六妙门
  • 法华经
  • 摩诃止观
  • 信心铭
  • 六祖坛经
  • 维摩诘经
  • 顿悟入道要门论
  • 禅宗语录选要
  • 圆觉经
  • 楞严经
  • 戒律学刚要
  • 四分戒本
  • 唯识三十颂
  • 唯识二十论
  • 成唯识论
  • 俱舍论
  • 净土教程
  • 无量寿经义疏
  • 观经四帖疏
  • 往生论
  • 印度佛教史
  • 中国佛教史
  • 南传佛教史
  • 古代汉语
  • 东方哲学
  • 西方哲学
  • 政治
  • 心理学

研究生课程

Graduate course
  • 净土
  • 禅宗
  • 天台
  • 毗昙学
  • 宗教学纲要
  • 中国哲学
  • 西方哲学
  • 英语
  • 心理学

爱国爱教、道风建设

  • 组织法师和学僧参观“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相城区法制宣传教育中心”,了解宪法发展历史

  • 定期举行升旗仪式

  • 组织全院师生观看十九大开幕式

  • 组织观看建国70周阅兵仪式

未来发展计划

  • 统筹管理机制

    构建汉传主导、南北传佛教教学交流优势互补的教学格局

  • 创新教育模式

    探索传统宗派特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推进信息化办学

  • 完善教育体系

    形成以僧伽教育为主、居士教育为辅的多层次宽领域教育体系。

  • 多维对外交流

    推动中国汉传佛教教育与南传及境外佛教的多方面交流合作